目前分類:新聞時事 (14)
- Dec 02 Mon 2013 18:06
拒吃韓國水果
- Nov 12 Tue 2013 18:40
食安風暴再起, 銅葉綠素是什麼?
- Nov 05 Tue 2013 11:49
大統油品事件之後,你不可不知的食用油知識~苦茶油介紹
經過這幾次的食安事件,突然發現過往選擇商品的標準:如國家認證、商標標示、商品售價(貴就是好)、廠商切結書之類,這些判斷基礎都在崩解中。到底要如何選擇我們每日所要吃的東西呢?如何做個聰明的消費者來保護自己的健康呢?恐怕個人要多做點功課來了解自己吃進去的食物(或食品),到底是什麼,才是讓自己免於黑心商人賣假貨的解決之道。
挑選食用油有兩個依據:
(一) 烹調方式
- Oct 30 Wed 2013 16:33
大統油事件,油品10大Q&A
大統黑心油案爆發,
讓全民對以低價劣質油品混充高價油品販賣的詐欺商人深惡痛絕,更對政府把關食安的信心降至谷底,
但台灣民眾除了被「騙財」,究竟有沒有因此而「傷身」,更是大家最關心的議題,
- Oct 23 Wed 2013 14:54
大統油品事件後,如何簡單辨別食用油好壞?
- Sep 30 Mon 2013 09:55
秋天專題 (二) :秋蟹肥美-螃蟹不能吃的四部位!
- Sep 27 Fri 2013 11:37
秋天專題 (一) :秋蟹肥美-五大族群少吃為妙!
- Jun 28 Fri 2013 10:44
清宿便要當心,別「瀉」了營養素
現代人普遍生活忙碌,許多人有排便量不足的狀況,甚至還有便秘問題。 你有發現嗎?身邊不少比例的人們其實都為便秘所苦,很多人不僅沒有天天排便的習慣,有的人還超過三、四天才上廁所!長期下來,這些宿便積在體內,可是會危害你的健康!
對於清宿便,中醫師陳旺全提醒民眾,不要胡亂服用瀉藥,尤其是立刻能見效的瀉藥,以免刺激到胃腸道功能。這樣長期下來,不僅會讓營養素停留時間減少,且還會破壞腸黏膜,導致營養素吸收不足。
造成便秘的原因有很多,包括:不良的排便習慣、排便時間不固定,及不良的飲食習慣,如:食物過於精緻化、蔬果攝取不足、肉類吃太多,某些藥物也會造成排便不順,像是緩瀉劑、利尿劑、鈣片、止痛藥等,都會誘發和加重便秘。
- Jun 28 Fri 2013 10:31
汗味汗量異常,小心健康有狀況
流汗是人體散熱的機制,不過有些人的汗味特別難聞,有些人的汗量則異常的多,醫師表示,若身體健康、補水量充足,正常的汗沒有特別味道,也不會特別濃;汗量理應跟所處環境有關,若明明在乾燥的環境下卻汗如雨下,可能源自多汗症等體內調節失當。
汗味較重者
- Jun 19 Wed 2013 14:09
「蒜」你狠!好個養生聖品「大蒜」
許多人擔心嘴巴會有一股久久不散的臭味,對大蒜避而遠之,但對中國人和韓國人來說,大蒜是餐餐必備的食材,10道料理起碼有8道添加大蒜。大蒜的營養價值豐富,可殺菌、預防血管硬化,被視為長壽的超級食物,但腸胃功能不佳和肝病患者,食用方式和劑量應謹慎,以免傷身。
養生聖品 大蒜好處多多
- Apr 26 Fri 2013 15:25
預防H7N9必學之口罩正確戴法
隨著國內出現第一例H7N9流感病例,民眾直接想到的就是N95口罩或是外科口罩。
目前在不少藥妝店和量販店,口罩銷售量也大幅增加了好幾倍,不過衛生單位提醒民眾,最常用的外科口罩,務必要正確的佩戴,才能有效阻絕細菌,達到保護效果。
- Mar 19 Tue 2013 17:36
減肥不只顧體重 要降低體脂肪
要減去身體的肥肉,不能只看體重!醫師表示,坊間流行許多快速減肥法,不論是斷食法或水果減肥法,都只會消耗水份,雖然短時間有掉1-2公斤的效果,但容易停滯不前,呼籲減肥重點在於減去脂肪,必須透過控制飲食熱量以及持續有氧運動,才能消耗到體內的脂肪,那才是真正的減肥。
萬芳醫院肥胖防治中心醫師林硯農表示,體脂肪相較於BMI值,是比較不容易測量的,體脂率是指身體脂肪組織所占的比率,因為體脂肪是不導電的,所以會利用儀器去檢測身體電阻的大小,再透過公式去計算出一個人的體脂率。
- Mar 14 Thu 2013 10:06
喝咖啡無法提神?因為代謝差引起疲倦。
不管是超商的現煮咖啡、還是自己沖泡的即溶咖啡,每天早上要來一杯,才是一天正式的開始。用咖啡來提神,相信是很多人共同的寫照。但是,有時候會不會覺得,喝咖啡反而會更疲倦,沒能達到提神的效果呢?有可能是因為肝臟對咖啡因的代謝比較弱,喝太多咖啡反而傷肝!
- Jan 31 Thu 2013 15:05
春節連假塞塞塞!如何減輕駕駛開車5大疾病風險呢?
連續9天春節假期即將到來,駕駛人必需奔波於高速公路上,卻容易碰到嚴重塞車的情況,運將開車時需耳聽八方、眼觀四方,在狹小空間中全神貫注,隨時注意路況才能避免交通意外,不過除了精神因長期處於緊繃狀態而容易疲倦之外,長時間開車可能還會提高心血管疾病、視力模糊、泌尿道感染和骨科等疾病。